欢迎来到机械工程学院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马金东

在总书记贺信指引下建设“大国重器”

                        ——记机械工程学院优秀校友马金东

马金东,男,汉族,1982年出生,吉林农安人。2007年毕业于毕南昌工程学院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现任哈电驻白鹤滩水电站副总代表。从进驻白鹤滩电站到现在,马金东已经累计在电站服务了1000多天,在电站度过了两个春节。“回家”对于他来说,是件奢侈的事。而在电站服务中,一个个难题被攻克,一个个关键节点的实现,是他心底里最欣慰的“高光时刻”。

从2006年大学毕业到现在,马金东在发电装备安装调试及服务领域工作了16年,在近20个项目现场任工地代表。

白鹤滩是世纪工程,能够参与,何其荣幸。十几年前,马金东心中便种下了参与白鹤滩建设的梦。时光飞逝,终于到了2017年,哈电白鹤滩机组埋件部分开始安装,机会来了,马金东欣喜若狂,主动请缨。领导经过综合分析,认为马金东在此前的电站服务工作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完全具备承担“世纪工程”工地服务能力。

于是,马金东带着光荣的使命,将年迈的老父亲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交给了妻子,毅然决然地来到了金沙江畔,踏上了助力大国重器建设的征程。

在工地现场,马金东始终恪守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把“百万精品服务意识”延伸至工地现场管理的每一个角落。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成立党员QC攻关小组,完成重要工序近20项。他带领现场服务团队,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共同解决了200余项安装技术和质量难题。

青春的汗水在白鹤滩工程上尽情挥洒,马金东的执着与坚守,在白鹤滩项目顺利执行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中,熠熠闪光。

奋斗正当时,搏击攻难关。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白鹤滩项目现场服务带来了巨大风险和挑战。彼时,马金东正在哈尔滨家中休假,他已经一年多没有陪伴家人了。权衡之下,他再一次选择了更加需要他的项目现场,果断地带领服务团队逆行出征。

到达白鹤滩电站现场,马金东和团队成员按要求隔离后,便立即投入战斗。马金东发现,14号机组座环焊接蜗壳浇筑混凝土后,座环加工设备在车削上环板密封槽时,表面质量、密封槽深度存在超差风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可能导致机组充水后产生渗漏。锱铢必较的马金东,立即组织开展试验加工,调整座环加工工艺,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2020年7月,即将加工15号机组转子主立筋,经综合分析得知,首台机组转子支架钻副立筋安装用的螺纹孔、钻铰销孔,工作量比较大,加工周期占总周期近40%,给原本就紧张的生产周期带来了压力,解决办法是进一步优化加工工艺,缩短时间。但是,由于这项工艺技术是首次应用,而且首台转子主立筋加工与钻孔序的结果,已经满足白鹤滩精品机组要求。此时更改加工工艺,无疑会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

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马金东顶着压力,带领团队分析论证,在业主、监理、安装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下,采取了新方案并成功实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节约了15天的加工周期。在后面生产的几台机组中,全部按照此方案实施,效果显著。马金东用决心和行动诠释了三峡集团提出的“千辛万苦、坚持不懈,千难万险、坚定不移,千锤百炼、坚决胜利”的“三千三坚”精神。

实干铸精品,奋进再出发。在机组发电前夕,马金东通宵奋战在调试第一线是常有的事儿,时刻关注、协调解决调试问题,成为业主、安装单位和公司技术生产人员之间的纽带。他和团队成员一起,及时解决了机组调试期间出现的技术难题,在助力14号机组成为世界首台并网发电、首台满负荷发电的100万千瓦机组之后,又陆续为15、16号机组顺利投产发电作出新的贡献。

此时此刻,马金东仍然奋战在白鹤滩现场,带领团队进行13号机组的并网试验。与此同时,12号机组已经开始并网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1号机组正在进行有水调试,10号、9号机组也正在有序安装中。他说,自己时刻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对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重要指示,慎终如始贯彻好三峡集团和哈电电机关于打造白鹤滩精品机组的各项要求,助力白鹤滩成为“传世精品”,不辱使命,再创佳绩。

附:马金东在白鹤滩工作图

马金东央视受访图